从雨林到火星
2021.4.30-6.5
 

AIKE荣幸呈现万杨个展《从雨林到火星》,首次整体呈现其最新颜色系列的绘画作品。展览将从2021年4月30日持续至6月5日。

言学家约翰·莱昂斯提出,最稳妥的结论是仅仅认定,颜色“是语言在文化的影响下得出的产物”。

 

—《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菲利普·鲍尔

 

当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万杨和众人一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体会到前所未有的隔绝与孤立——除却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人与自然的交流也被迫中断。技法日趋成熟的作品《雨林》既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在长达数月的主动隔离中,对体验外部自然环境的急切渴望,迫使万杨从数字唱片里收录的白噪音中寻求慰籍。从雨林中的猿啼鸟鸣,到雷暴、海浪,鲸歌,甚至到木星、土星、天卫五等宇宙天体的波形震荡中,颜色系列中为数众多的作品大都是在如此这般的环境中诞生出来的。

 

本次展览收官之作《火星》则是汲取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所作“火星三部曲”的灵感而命名。万杨竭力投入到画布矩阵上数千色块的落实之中,如狂风中的薄雾和冰晶浸染到略显失控的画面之上。以往作品的硬边平涂在此系列中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潜入底层的矢量化逻辑——万杨早在绘画行为开始之前,借用3D打印的方式创造出数个深度定制的绘画工具,一种盛装颜料的容器。

 

每幅作品都由一个独一无二调色盒中的颜料画成。如地质岩层般的颜色在调色盒内部纵横阡陌,创生和寂灭。色层环环相扣构成了坚实的框架,色彩的交融被空间结构精确的量化。但这种人造的秩序,在反复叠加的混合中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难以琢磨,造成了复杂微妙、甚至难以察觉的色彩变化。当一个个调色盒在不停迭代中变形、进化、改头换面;当万杨在反复落笔和颜色的呈现过程中,甚至一度经验到了一种可以反向推演出色彩在空间中的形状的洞察力,仿佛把颜色从空间中解放出来。

 

 

 

浮于画面底层之上的是一些随机泼洒或刻意排列的斑点,这似乎是万杨在作品中唯一没有约束、量化的部分。若隐若现如飞蚊症般在画面前景上给予短暂的视觉停留和观察动线。

 

对于这把玩色彩和结构的绘画而言,作品并未言说任何的具体事物,只在作品标题上供出了作者敲定的观察线索。作品命名多来自唱片标题、小说故事、结构联想、色彩关联、图画像形等等。创作过程中一切内外部环境产生的信息最终各自角力,融合成标题上的只言片语。

 

万杨认为他的作品如同颜色本身一样没有意义。而作品完成那一刻,便是建筑封顶之日,是一个精密的自我运转的机器开启之时,是一个独立而外在的存在。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感受对它做出解释,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

 
 
从雨林到火星 新闻稿    (1.01 MB)   
From Rainforest to Mas Press Release    (960.76 KB)   
 
当前展览 过往展览
现场图片 新闻稿 作品 作品清单
© 2020 AIKE, Shanghai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cn.aike-gallery.com